[New WiFi] 802.11ad 的 beam training (4)
在之前的一系列討論中,
說明了 802.11ad 中 beam training 的流程,
然而, 考慮到其技術和傳統 WiFi 的差異,
還是有必要特別討論以下兩點:
說明了 802.11ad 中 beam training 的流程,
然而, 考慮到其技術和傳統 WiFi 的差異,
還是有必要特別討論以下兩點:
- 在進行 beam training 時, 傳送端和接收端的天線場型
- 由於 beam training 同時佔有了 beacon 的區間,
因此我們要討論 beam training 如何取代原有的 association 流程
針對第一個問題, 我們可以參考這篇實作的論文:
在圖中 (figure 2), 明確說明不同階段下, 傳送端和接收端使用的天線場型,
其中, SLS 也就是在一開始的 beacon 階段,
此時, 只學習傳送端的天現場型, 接收端都使用 quasi-omni 的天線場型,
而之後的 beam refinement 和 beam training 才會學習接收端的場型,
(這兩部分之後會再找時間詳細介紹)
對於第二個問題, 我們參考另一篇論文,
在文章中, 說到 (搭配下圖說明):
To allow multiple stations to respond to a beacon sweep without coordination, the A-BFT interval implements a contention based response period.
因此, 在我的認知中, WiFi裝置 (STA 或 Responder),
藉由競爭 A-BFT 的回應來進行 association,
換句話說, 當一個 STA 或 Responder 回應了 A-BFT 之後,
就已經完成 association, 加入 802.11ad 網路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