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1的文章

[ML] Federated Learning: Google 輸入法的應用

圖片
本文內容主要來自: Hard, Andrew, et al. "Federated learning for mobile keyboard prediction." arXiv preprint arXiv:1811.03604 (2018). 連結參考:  https://arxiv.org/abs/1811.03604 在舊有的 deep learning 架構中, 我們通常將大量資料收集到一個伺服器, 並學習網路之參數, 這樣架構的假設是: 這些資料包含了所有使用者的行為, 因此, 在給定一個好的網路架構的前提下, 我們便可藉由該網路的參數學習, 來表現所有資料的特徵. 然而, 這樣的假設, 面臨到行為的動態, 以及資料增長的問題. 舉例來說, 在此研究中的題目, 是根據現有輸入, 對下一個輸入詞彙的預測. 此問題會隨著地域與時間的變化, 而有不同結果. 因此, 如何透過使用者的回饋, 動態更新模型, 就是一個困難的問題. 因此, Federated Learning 被提出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解決此問題, 其中的想法與資料交換大致如下圖所示: 在一開始, 每一個裝置會先下載一個共通的模型 (w_t), 在此應用中, 下一個字元的預測藉由 LSTM 網路進行, 因此, w_t 代表的是 LSTM 中的參數, 透過預先收集的大量資料學習出來, 接著, 根據每個裝置上收集的資料 (個數為n_k), 裝置自行學習並更新 LSTM 網路, 此參數值 (w^k_{t+1}) 也會回傳至中央伺服器, 執行 Federated Learning 更新, 中央伺服器收到每個裝置的更新參數後, 根據資料的大小賦與權重 (n_k/N),  並更新整體網路的共通模型 (w_{t+1}). 在 Federated Learning 的架構下, 不但能夠利用裝置有限的計算資源, 提供一個分散式的網路學習架構, 動態對應越來越大的資料叢集, 另一方面, 考慮到回傳的資料為 LSTM 網路的參數, 而非使用者行為, 此方法可以減少對使用者隱私的侵害, 並減少中間網路的資料傳輸.

LTE筆記: 5G 定位的應用與演進 ~3

圖片
本文主要搬移自:  https://www.ericsson.com/en/blog/2020/12/5g-positioning--what-you-need-to-know 在 上一篇文章 中, 我們大略介紹了在 5G NR 中的定位應用, 其對應的技術進程, 以及在 5G NR 下增進定位精確度的機會. 在這一篇文章中, 我們將繼續說明在 3GPP R16 下的定位架構. 在 5G NR 中, 定義一個新的單元: 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LMF), 用以作為定位的核心,  LMF 透過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AMF) 收取感測資訊, 並透過 NLs 介面, 回報定位的結果, 如下圖所示: 來自:  https://www.ericsson.com/en/blog/2020/12/5g-positioning--what-you-need-to-know 在 5G NR 中, AMF 負責管理裝置的移動性與註冊, 對應於 4G 中 Control Plane 的功能, 並可以透過 NG-C 介面, 直接和基地台溝通, 取得相關的通道量測資訊, 如果想要知道 5G NR 架構下的細節, 可以參考: https://note-on-clouds.blogspot.com/2020/08/5G-Core-Network-SBA-1.html https://note-on-clouds.blogspot.com/2020/09/5G-Core-Network-SBA-2.html 另一方面, 資料的回傳是以 LPP (LTE Positioning Protocol) 和 LPPa (LPP Annex) 的格式, 主要是透過量測傳送訊號中特殊的 Resource block 來取得訊號強度, 對於 Downlink 來說, UE 觀測基地台的 PRS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訊號, 對於 Uplink 來說, 則是基地台觀測 UE 的 SRS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訊號, 考慮到有小基地台密集佈建的情況, 相鄰的小基地台將使用不同的 PRS 排列, 同時, SRS 訊號也會覆蓋所以頻寬, 以增加小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