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WiFi] 802.11ac Wave 2 的波束成型
波束成型的技術, 並不只能用在60GHz,
只是在較高頻的頻帶上, 波束成型的技術能夠有較好的成果,
事實上, 在802.11ac Wave 2中, 已經實作了波束成型的技術,
並藉由4天線支援搭配MU-MIMO技術,
提供不同使用者之間, 不同天線場型的下行資料傳送,
如下圖所示:
在圖中, 我們可以看到波束成型的技術的示意圖,
對於不同方向的使用者, 設計不同的波束,
最大化該方向的功率 (PEAK), 同時, 最小化對其他使用者的干擾 (NULL),
在 802.11ac 中, 使用的波束成型技術, 稱為顯性波束成型 (explicit beamforming),
在之前的波束成型分類中, 屬於透過 precoder 方式決定天線波型,
在 802.11ac 中, 此技術稱為 Cyclic Shift Diversity (CSD),
在每一個天線上, 加上一個給定的延遲或是權重, 再傳送出去,
這種形成天現場型的方式, 需要得到使用者和基地台間的通道資訊 (CSI),
而此處, 顯性 (explicit) 即是代表通道估測方式,
是藉由使用者估測, 並回傳給AP的方式達成通道估測,
相反的, 隱性 (implicit) 即是由AP端估測通道.
考慮到顯性的要求, 不論是AP還是使用者都需要支援此功能.
以下為其通道估測流程:
這兩種通道估計的技術是在 802.11n 中提及,
但是, 直到 802.11ac 中才明確定義顯性的估測技術,
而隱性的估測技術, 則似乎被放棄,
不過, 考慮到 Cisco 是隱性估測技術的主要支持者,
並已經有其產品 (ClientLink) 問世, 或許在未來會有翻身的一天
只是在較高頻的頻帶上, 波束成型的技術能夠有較好的成果,
事實上, 在802.11ac Wave 2中, 已經實作了波束成型的技術,
並藉由4天線支援搭配MU-MIMO技術,
提供不同使用者之間, 不同天線場型的下行資料傳送,
如下圖所示:
在圖中, 我們可以看到波束成型的技術的示意圖,
對於不同方向的使用者, 設計不同的波束,
最大化該方向的功率 (PEAK), 同時, 最小化對其他使用者的干擾 (NULL),
在 802.11ac 中, 使用的波束成型技術, 稱為顯性波束成型 (explicit beamforming),
在之前的波束成型分類中, 屬於透過 precoder 方式決定天線波型,
在 802.11ac 中, 此技術稱為 Cyclic Shift Diversity (CSD),
在每一個天線上, 加上一個給定的延遲或是權重, 再傳送出去,
這種形成天現場型的方式, 需要得到使用者和基地台間的通道資訊 (CSI),
而此處, 顯性 (explicit) 即是代表通道估測方式,
是藉由使用者估測, 並回傳給AP的方式達成通道估測,
相反的, 隱性 (implicit) 即是由AP端估測通道.
考慮到顯性的要求, 不論是AP還是使用者都需要支援此功能.
以下為其通道估測流程:
這兩種通道估計的技術是在 802.11n 中提及,
但是, 直到 802.11ac 中才明確定義顯性的估測技術,
而隱性的估測技術, 則似乎被放棄,
不過, 考慮到 Cisco 是隱性估測技術的主要支持者,
並已經有其產品 (ClientLink) 問世, 或許在未來會有翻身的一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