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WiFi] 802.11ad 的 beam training (3)
在802.11ad中, SLS (Sector Level Sweep)主要在BHI (Beacon Header Interval)中進行,
而BRP (Beam Refinement Process)則在 DTI (Data Transmission Interval)進行,
我們可以看下圖的對應關係:
在DTI中, 又分成兩個部分:
Contention-Based Access Periods (CBAPs)
Scheduled service Periods (SPs)
兩者的差異在於CBAP透過競爭取得,
而SP則是AP預先安排好的通道規劃使用,
又可以分為: BRP-RX 和 BRP-TX 兩部分,
當進行RX訓練時, TX維持相同的天線場型, RX進行切換,
相同的, 當TX進行訓練時, 則由RX維持相同場型, TX切換,
我們可以找到圖示如下 (來自802.11ay):
在圖中, TRN為training的最小傳輸單位,
AWV為 Antenna Weight Vector, 用以表示不同的天線場型,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 當訓練TX端的場型時, 會先送一些固定場型的訊號 (P個) 做參考,
而之後在切換不同的場型時, 也不限制一個場型只能送一次,
此處應是給予實作上的自由,
在SP當中, 除了可以進行BRP之外,
也可以進行上述的SLS,
這樣的功能設計應該主要是為了考慮使用者的移動性,
畢竟, 指向性天線的增益應和位置相關,
而一開始在BHI中學到的天線最佳場型,
也會著時間, 以及使用者位置改變, 而必須重新訓練調整.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