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筆記: 5G 定位的定位流程 ~2

上一篇文章中, 我們介紹了 5G 架構下定位相關的協定,
以及其實現的架構, 若我們考慮 LMF-based 的定位框架,
可以按照資料收取的角色, 進一步分成兩類:
  • UE-asssisted, LMF-based: 由 UE 進行量測, 資料回傳透過 LPP
  • NG-RAN Node assisted: 由 gNB 進行量測, 資料回傳透過 NRPPa
我們接下來將分別對此兩個架構進行介紹.

首先, 我們從定位需求的發起方說起,
在 5G NR 的架構中, 有三個定位發起者: UE, AMF, GMLC (外部需求),
所有的定位需求, 將送到 AMF (LTE 中的 MME) 發動定位的量測需求,
針對以 UE 為基礎的量測流程, 覆用了原本 LTE 的 LPP (LTE Position Protocal) 定位協定,
對於以 gNB 為基礎的定位量測, 則定義了 NRPPa (NR Position Protocal annex) 協定,
這樣的設定有其歷史因素, 畢竟 LPPa (NRPPa) 的前身, 在 LTE 框架定義時, 一直未被完整實作,
另一方面, 考慮 5G NR 中新增了許多不同的無線介面, 為此擴增定位量測資訊也算是合理,
在進行量測後, AMF 將量測的回報回傳至 LMF, 進行定位計算, 其流程如下圖:


以下為整體定位流程的解說:
  1. 發起方: UE, AMF, GMLC (圖中 5GC LCS Entities)
  2. AMF 通知 LMF 進行定位, LMF 發起量測需求
    • 確認 UE 量測能力
    • 提供 PRS 訊號的 Pattern (同頻時 RPS 會分開)
    • UE 進行 OTDOA/RSRP 等定位相關量測
  3. gNB/UE 進行 下行/上行 訊號量測
    • 上行訊號量測: NRPPa
    • 下行訊號量測: LPP
  4. LMF 回報定位結果
  5. 回報結果給 AMF, GMLC (圖中 5GC LCS Entities)
對於 LPP 的定位資料量測, 和之前關於 Measurement Report 的設定類似 (參考此文),
大致可以分成同頻 (小基地台環境) 或異頻 (通常是大基地台) 設定,
Serving gNB 必須先給 UE 量測的列表, 以及排定量測時間 (異頻量測無法進行通訊),
UE 進行量測後, 依據列表的順序, 回填量測資訊並回報給 LMF.


留言

熱門文章

LTE筆記: RSRP, RSSI and RSRQ

[WiFi] WiFi 網路的識別: BSS, ESS, SSID, ESSID, BSSID

LTE筆記: 波束成型 (beamforming) 和天線陣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