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筆記: 5G Network Resource Model (NRM)

*本文主要內容參考自: J. Ping, "Network Resource Model for 5G Network and Network Slice," in Journal of ICT Standardization, vol. 7, no. 2, pp. 127-140, 2019

NRM (Network Resouce Model) 在 5G 網路中用以提供網路管理的功能,
起源於 R15 Management Service (MnS) 的功能定義,
其中, Network Resource 又稱為 Information Object Class (IOC),
為 5G 網路中的單一可控制的元件, 定義 IOC 之間的關係與屬性 (attribute).

在 3GPP 的 NRM 中, 將定義的功能分成 3 個階段 (stage), 分別是:
  • Stage 1: Requirements-level, 在 stage 1 中, 定義了 NRM 的概念和 use case
  • Stage 2: Information Service (IS)-level, 定義必要的 Network Resource (不隨技術改變)
  • Srage 3: Solution Set (SS)-level, 隨著技術/網路演進的項目
在 3GPP 的文件中, Stage 1 定義於 TS 28.540, Stage 2 和 Stage 3 定義於 TS 28.541,
從以上 3 個 stage 來說, 可以看到從 stage 1 至 stage 3,
其更新的週期逐漸縮短, 我們可以以下圖表示:

來自: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258059

在上圖中, 我們可以看到, NRM 不只對應於接取網路 (NG RAN),
也對應於核心網路 (5G Core) 與網路切片功能 (Network Slice).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 Stage 3 部分的功能定義,
在 3GPP 的定義中, 主要使用: XML, JSON, YANG 作為定義的格式,
針對接取網路 (5G RAN) 而言, 可以分成三種 IOC: CU-CP, CU-UP, DU,
此部分的功能分界, 可以參考: E2SM-CCC (1), E2SM-CCC(2),
針對三種不同的格式, XML 主要對應於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M),
JSON 則用以支援 RESTful 的控制介面, 此處有 ONAP Frankfurt 進行開發,
最後, YANG 格式則對應於 O-RAN 和 ONAP 的實作 (歸類於 O1).

在 Stage 3 中, 並沒有限定所使用的資料格式與介面,
因此, 使用其他方法 (如: E2 介面) 也是開放的選項,
這也衍伸出 E2SM-CCC 的應用案例.
至於為什麼在最初定義時, 是以 YANG 支援 O-RAN, 而非 E2SM-CCC,
主要的原因應該還是在於時間尺度, CM 的設定不太需要低於 1 秒的即時性,
但若考慮愈來越多的功能擴充 (例如: beamforming 的調整, 干擾控制等),
E2 介面的即時性可能會提供額外的助益, 
這也是當初 3GPP 設計時切分 Stage 2 和 Stage 3 的原因.

留言

熱門文章

LTE筆記: RSRP, RSSI and RSRQ

[WiFi] WiFi 網路的識別: BSS, ESS, SSID, ESSID, BSSID

LTE筆記: 5G NR Measurement 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