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紀行 (2): 患寡與患不均

在寫第二篇文章前, 先說說自己再來新加坡前的預期,
考慮到一個高所得, 寸土寸金的城市, 
我原本預期的是一個小而美的城市: 緊湊, 高效率, 高樓林立下有些壓迫.

實際來到之後, 卻是顛覆自己的猜想,
巨型建築林立, 但是卻不擁擠, 間隔有足夠的綠地以供呼吸.
車輛不多, 但由於發達的公共接駁, 郊區的行人也不多,
大學體系龐大, 建築看起來永遠有一定比例在進行翻新.



(左上: NUS 中央圖書館大門; 右上: NUS 中央圖書館;
左下: NUS 理學院建築與空中花園; 右下: NUS 資訊學院建築)

身為一個台灣來的訪客, 彷若身處一個不斷進行都市規劃的城市,
規劃, 翻新, 升級, 再規劃, 彷若是在玩模擬城市一般,
若是有哪一區不符合心意或是預期, 就可以進行翻新與改建.

其實, 在大與小之間的誤解, 應該是來自於資源的投入,
在新加坡, 一共只有四間研究型公立大學:
  • 新加坡國立大學 (NUS)
  • 南洋理工大學 (NTU)
  • 新加坡管理大學 (SMU)
  •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SUTD)
在這次旅程中, 除了 SMU 無暇拜訪外, 其他三間大學都有參觀,
其中, 新加坡各大學的發展都是基於國家的政策需要設立,
並且在設立之初就強調了跟歐美大學與中國大學的合作,
透過實質的合作, 在策略上提升國際知名度以及合作發表論文數,
快速的提升國際排名.


左: 遠方望向 NUS, 右: NUS 圖書館內小展

同時, 也透過國家資源的投入, 重點維持研究大學的硬體與規模,
但是在學術與校園自治上, 卻較類似於美國制度,
以自治法人的形式, 校長對校務會議 (董事會) 負責, 
擁有較大的人事與財政權 (捐助基金), 可以募款, 冠名與擴充學校體系,
而不直接受到政府法令的限制.

這不禁讓人想起台灣當年 5 年 500 億的頂尖大學爭議,
的確, 不患寡而患不均, 但這是當大家面向的是同一個小市場的狀況,
在這小小島 (台灣, 新加坡) 外的世界是大山大海,
關起門來爭吵的贏家, 真有遠見可以帶領我們走向彼方?

留言

熱門文章

LTE筆記: RSRP, RSSI and RSRQ

[WiFi] WiFi 網路的識別: BSS, ESS, SSID, ESSID, BSSID

LTE筆記: 5G NR Measurement 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