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紀行 (2): 3C in NYC~ 台灣品牌在紐約?
接下來, 讓我們談談紐約的 3C 產品吧!
這一篇, 與其說是遊記, 不如說是感想, 所以圖片極少,
請讀者見諒.
為了尋找原因, 我們走進了 bestbuy,
在這個全美連鎖的販賣店中,
聯想, Dell 和 hp 都有自己的展示櫃.
Asus 和 Acer 在同一區, 售價和台灣差別不大.
至於手機, 我只看到 LG 和三星,
三星的廣告大到時代廣場有專屬廣告牆,
同時還有其他廣告牆24小時放送著.
可以想像的, 身為美國人, 當然不會買這些台灣品牌,
並不是他們不夠好, 而就像是你在台灣不會買 Dell 一樣,
一方面, 不那麼熟悉,
另一方面, 保固和維修的便利性, 也是考量重點.
然而, 這就像是惡性循環,
當售出的數量減少時, 平均建立維修據點的價格就上升,
這些固定成本造成利潤下滑甚至虧損,
迎來的是更困難的經營環境.
對此, Acer 和 Asus 採取不同的策略, Asus 採取和通路合作的模式,
想辦法在第一時間給予新平台的解決方案,
藉此換取在通路的曝光機會.
而 Acer 則把目光轉向 Chromebook,
在 Google 豐厚的補貼下, 取得曝光所需要的資源以及利潤.
Htc 在另一方面, 幫 Google 代工 pixel 也是相同的模式.
也是借用 Google 豐厚的資源推廣自家生產的產品, 取得利潤,
不過代價是讓自己再度成為代工商...
(順帶一提, 我在紐約唯一看到 Htc 廣告的地方是大都會博物館的無線網路登入廣告,
這或許說明另一件事, 也就是在支援極有限下, 只有利用新媒介,
對特定用戶投放廣告, 才是這些小資本品牌商的生存之道.)
這一篇, 與其說是遊記, 不如說是感想, 所以圖片極少,
請讀者見諒.
(bestbuy 的傳單, 筆電品牌被 hp 和 Dell 主導)
在紐約, 主要的筆記型電腦品牌包括蘋果, Dell和hp.
智慧型手機最大宗是蘋果, 其他則有三星和LG.
如你所見, 台灣的品牌在這裡缺乏一席之地.
為了尋找原因, 我們走進了 bestbuy,
在這個全美連鎖的販賣店中,
聯想, Dell 和 hp 都有自己的展示櫃.
Asus 和 Acer 在同一區, 售價和台灣差別不大.
至於手機, 我只看到 LG 和三星,
三星的廣告大到時代廣場有專屬廣告牆,
同時還有其他廣告牆24小時放送著.
可以想像的, 身為美國人, 當然不會買這些台灣品牌,
並不是他們不夠好, 而就像是你在台灣不會買 Dell 一樣,
一方面, 不那麼熟悉,
另一方面, 保固和維修的便利性, 也是考量重點.
然而, 這就像是惡性循環,
當售出的數量減少時, 平均建立維修據點的價格就上升,
這些固定成本造成利潤下滑甚至虧損,
迎來的是更困難的經營環境.
對此, Acer 和 Asus 採取不同的策略, Asus 採取和通路合作的模式,
想辦法在第一時間給予新平台的解決方案,
藉此換取在通路的曝光機會.
而 Acer 則把目光轉向 Chromebook,
在 Google 豐厚的補貼下, 取得曝光所需要的資源以及利潤.
Htc 在另一方面, 幫 Google 代工 pixel 也是相同的模式.
也是借用 Google 豐厚的資源推廣自家生產的產品, 取得利潤,
不過代價是讓自己再度成為代工商...
(順帶一提, 我在紐約唯一看到 Htc 廣告的地方是大都會博物館的無線網路登入廣告,
這或許說明另一件事, 也就是在支援極有限下, 只有利用新媒介,
對特定用戶投放廣告, 才是這些小資本品牌商的生存之道.)
(三星在 bestbuy 的店內店, 圖片來自網路)
綜合來說, 台灣品牌的困境來自於行銷資源的缺乏,
這一部分跟先天體質相關,
在上述三家品牌商中, 只有 Asus 是多角經營的品牌,
然而其規模, 比起包山包海的三星, LG 和 Sony, 仍遠遠不及.
聯想有中國市場支撐, 就像是一個富家子弟一樣,
有龐大的犯錯空間, 可以用資本換取成功,
而其資本甚至是源源不斷的中國市占所帶來的利潤.
在面對失敗前, 讓我們回顧一下 Acer 的成果模式,
也就是施振榮先生的王道哲學, 其中, 如果根據我的理解簡化,
那是一套紅利分享制度, 將製造商 (或是貿易-仲介商) 的紅利分享給經銷商,
並以此獲取通路與規模.
這樣的設想造成一個正向循環, 更大的規模導致更低製造成本,
帶來更多製造商利潤, 又可以用以增加通路的回饋.
然而, 在此美好模型下的假設是: 製造商有一定利潤往下分配,
不幸的是,今日的 3C 市場太過擁擠,
在產品缺乏區隔下, 當商品本身的製造沒有魔術,
成本的壓低就成了品牌企業的困境.
因此, 有些企業找尋品牌外溢, 像是 Sony,
有些企業和製造結合, 尋找新的魔術, 像是三星,
有些往軟體服務方向轉型, 像是 hp 和 IBM,
有些則藉由地緣優勢 (語言, 服務), 獲取穩定利益, 像是聯想和華為,
至於台灣的品牌商, 則夾在中間,
一方面, 我們缺乏市場, 無法取得地域性優勢,
另一方面, 軟體發展上, 台灣從未取得主流地位,
剩下的硬體, 不幸的是, 在當年的品牌製造分離的風潮下,
品牌商一直以來只有設計, 而少有掌握硬體元件的關鍵技術,
(bestbuy 的傳單之2, chromebook 才有台灣的品牌, 右下角有各式穿戴產品)
所以, 剩下的就是把舊有的設計能力, 找尋新的應用方向,
期望在新應用尚未擁擠前, 能夠獲取市場和利潤,
所以, Acer 望向了 Chromebook 和所有雲 BYOC,
Asus 看到機器人, 穿戴裝置, 並試圖結合手機形成整合平台,
Htc 則推出了 VR, 以及健康照護, 試圖在手機外找尋另一條路.
希望這些努力不會白費.
好像太過沉重了, 說說別的東西吧,
在美國, 另一個令人驚豔的地方是和新科技的距離,
機場中 VR 產品等你試玩, 穿戴式產品多樣且易於取得,
書店中, 販賣著 3D 列印筆, 以及給小朋友的電路板玩具,
在這裡, 你會感受到, 那些科技產品不只是在科技新聞中,
同時也在你的生活裡.
不過, 也其實不在紐約客的生活中,
Bestbuy 中有一大部分是實體的 CD 與影集, 代表串流並未真正普及,
機場中的 VR 乏人問津, 書店中, 我看了20分鐘的 3D 列印與電路板玩具,
然而也只有我一個人在那個區域閒晃,
根據觀察, 紐約客的 3C 的選擇其實極其單調,
圖書館一眼望去, 一排展開的筆記型電腦, 除了蘋果還是蘋果,
手機也是以蘋果居多, 功能型手機還佔有一定比例,
APP 與手機遊戲的廣告極少, 多數看到的手遊, 都是寶石消除,
在我的觀察中, 蘋果對紐約客而言是不用選擇的安全牌,
有設計感, 不必比價差別, 有保固, 還可以輕易找到人詢問使用方式,
意思就是, 假如你有足夠的錢, 就買這一個吧!
反過來說, 在耳機選擇上, 紐約客就有較多的多樣性,
或許, 有一天應該去矽谷看看,
在這樣的科技之都, 3C 所扮演的角色, 與在地人的選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