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紀行 (4): Museum~ 知識的組織

假如所有知識都可以在網路上取得,
可以藉由多媒體, 甚至 VR 給你身歷其境的感覺,
那麼, 博物館, 或是圖書館存在的意義是甚麼呢?

(紐約地下鐵的馬賽克磁磚)

對於我而言, 是一種知識的組織,
給予我們一套體系, 關於專家如何組織那個領域的知識,
畢竟, 知識並不是單獨存在的,
很多時候, 你甚至必須回到其歷史脈絡中,
才能找到他的意義...

這次美國行, 一共走了5處博物館與公共圖書館, 分別是:
國會圖書館, 紐約公共圖書館, 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 
大都會博物館以及當代藝術博物館 (MoMA),

為了避免流水帳, 文章將以主題方式呈現, 分別為:
公共空間與功能空間, 瑣碎的藝術, 策展人的條件.

(紐約公共圖書館外觀, 同時也是一個古蹟建築)

(A) 公共空間與功能空間
建築空間一定是為了特定目的下所設想的,
然而, 圖書館或是博物館卻像是有機體一般, 會隨著時間改變,
於是, 困難就出現了,
要如何在這些老舊的軀幹中, 放入新興的靈魂呢?

對於美國而言, 或許是因為她是一個 200 年的年輕國家, 有著很開放的看法,
所以, 你可以在博物館與圖書館內辦桌,
把原本的側翼空地改成影音館, 把大廳淨空放上聖誕樹, 準備好特展廳,
而把真正的功能 (像是圖書查詢) 移到新建的館舍,

這樣的想法, 對於出生於台灣的自己來說, 有些難以接受,
總覺得圖書館和博物館該是肅靜與神聖的場合,
然而, 或許也只有在走下聖壇後, 才可以和民眾有更近距離的接觸.

(大都會博物館中的美國館, 藉由情境重現, 表現當代工藝)

(B) 瑣碎的藝術
對於一家重量級的博物館而言, 通常的煩惱不是展品太少而是太多,
要如何取捨? 如何組織展品形成故事, 是策展人的一大考驗,

對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而言, 美國館就是一個很困難表現的目標,
不像是自然歷史博物館可以直接借鏡分類學與演化史,
也不像是畫作收藏, 可以用流派與藝術家社群連結來策展,
這裡有很大一部分的收藏是家具, 或者說, 當代工藝品,
風格相似, 數量龐大, 而難有強烈的創作者色彩,

因此, 大都會博物館決定以編年方式呈現,
並為了每個年代準備一個典型的房間風格,
讓觀眾可以想像, 在這樣的工藝風格中如何生活,
這或許才是他們典藏的內容.

(大都會博物館中的工藝品實物展示館)

另一方面, 為了讓有興趣的學者, 或是有興趣的觀眾有進一步資訊,
大都會博物館也提供了實物展示, 將相似風格的物品並列,
並提供以數位導覽方式, 提供各展品的詳細介紹,
希望能夠在瑣碎的知識, 與全面的連結之間得到平衡,

不只是工藝品, 事實上, 對於不同展示廳, 包括埃及與希臘文明,
大都會博物館都提供 study room, 展示許多重複的考古發現,
並向世界各地的學者開放, 一起來挖掘其中的知識內涵.

(書店一影, 下方的紙條中寫著書評與推薦理由)

(C) 策展人的條件
策展人, 可以是大都會博物館或是 MoMA 這種世界級博物館的館長,
也可以只是機場書店的負責人, 負責幾百本書籍的買賣與推薦,
然而, 他們所需要的特質包括:
1. 對於該領域的熱愛
2. 專業知識, 或者說, 對於該領域獨到的看法
3. 推廣的熱誠, 想要分享, 而不是獨佔詮釋

在大都會博物館的館長導覽中, 我感受到了策展人的這些特質,
他急切的希望我們可以欣賞這博物館中的收藏,
導覽介紹中, 也不時可見對於收藏的驕傲, 與對博物館歷史的了解,
就像在介紹自己的小孩一般.

同時, 在空間設計上也是如此,
除了面向一般參觀者, 以主題式情境的布展方式外,
也有許多面向研究者的 study room, 提供研究素材,
邀請一同開發這一片知識體系.

就算是對於一個理工人來說, 也應當是如此,
不能因為知識而自滿, 也不能因為專業就自阻於人群之外,
畢竟, 在人類的共同知識的範疇上,
我們都只是不同方向的探索者,
尋找著遠方黑暗中那靈光一閃的新事物.

留言

熱門文章

LTE筆記: RSRP, RSSI and RSRQ

[WiFi] WiFi 網路的識別: BSS, ESS, SSID, ESSID, BSSID

LTE筆記: 波束成型 (beamforming) 和天線陣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