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6的文章

deep learning 新架構 (3): Intel的回應

圖片
TPU就某種角度來說, 跨入了Intel的晶片事業, Intel面臨Nvidia和Google在deep learning上的夾擊, 挑戰其在運算單元的獨霸地位, 他們會如何回應呢? 首先, 他們併購了Altera, 取得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的技術, 並且嘗試把FPGA和原本的計算架構 整合 , 提供一套整合的編譯介面, 根據在2016年4月的DEMO, FPGA加上CPU的能源效率可以改善70%, 且相關產品已經 出貨 , 然而, 我卻找不到其銷售資訊... 相較於TPU的ASIC架構, FPGA提供可動態編譯的硬體環境, 可以根據特殊指令集, 編譯FPGA硬體, 形成對應特殊功能的硬體計算模組, 提供比起ASIC的架構, FPGA的執行速度較慢, 但是能提供更為彈性的應用, 對於異質的deep learning架構而言, FPGA可能提供彈性而快速的服務框架, 另一種可行的作法, 則是直接分開對兩者進行編譯, 並透過QPI (Quick Path Interconnect) 介面互相溝通, 此類作法已有相對應的產品問世(E5-2600 v2, 目前最新版是v4), 然而就需要更多手動的設定, 說實話, 整合FPGA的版本號應該是E5-2600 v4, 時間為2016 Q2, 然而就算在2016Q4的產品中, 亦只看到對於QPI的支援, 而找不到整合的產品, http://ark.intel.com/zh-TW/products/96901/Intel-Xeon-Processor-E5-2699R-v4-55M-Cache-2_20-GHz 這一部分的資訊有些混亂, 且都未見於Intel官網說明詳細時程, 不太確定目前整合的進度, 以及產品推出的進度, 或許, 這原本就不是一個面向消費者的CPU產品吧...

deep learning 新架構 (2): Google TensorFlow

圖片
然而, 真正讓deep learning衝擊人類信念的, 應該是Google Alpha Go和李世石的圍棋對弈, 2016年3月, Alpha Go以4比1擊敗世界棋王, 贏得圍棋的桂冠, 這背後的技術就是deep learning, 也是建立於這次介紹的TensorFlow, ( http://playground.tensorflow.org/ ) TensorFlow是一套開源平台, 由Google Brain團隊設計開發, https://www.tensorflow.org/ 在網路上有許多資源, 甚至有中文的社群: http://www.tensorfly.cn/ 相較於CUDA, TensorFlowr提供了一套資源調配技術, 可以分配運算資源到CPU或是 (藉由CUDA driver存取的) GPU中運算, 相對於傳統的deep learning運算方式, TensorFlow可以定義節點上更複雜的運算. 此時, 整個運算的框架, 更近似於傳統的HPC計算模式, 或者稱之為: Data Flow Graph

deep learning 新架構 (1): Start from Clouds

圖片
deep learning大概是繼雲端以來, 下一個在台灣炒熱的學術名詞, 很多人把這兩個名詞相提並論, 認為這都是用以解析大數據的工具, 然而, 在系統的架構與設計上來說, 雲端預算和deep learning是完全不同, 甚至相反的概念, ( https://research.googleblog.com/2015/06/inceptionism-going-deeper-into-neural.html ) 以平行化的角度來說, 雲端運算, 或者說, Map-Reduce的平行化技術的重點在於: 搬移程式不搬移資料, 這裡的假設是資料量極大(大於1TB), 為了處理巨量資料, Map-Reduce的架構重點在於資料的容錯性, 雲端平台的擴展性, 以及彈性的資源規劃, 至於deep learning, 在運算架構上則更接近於HPC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利用實體機內的多核(CPU or GPU), 提供大量且即時的運算, 用以提供許多簡單, 重複, 且平行的運算環境.

紐約紀行 (4): Museum~ 知識的組織

圖片
假如所有知識都可以在網路上取得, 可以藉由多媒體, 甚至 VR 給你身歷其境的感覺, 那麼, 博物館, 或是圖書館存在的意義是甚麼呢? (紐約地下鐵的馬賽克磁磚) 對於我而言, 是一種知識的組織, 給予我們一套體系, 關於專家如何組織那個領域的知識, 畢竟, 知識並不是單獨存在的, 很多時候, 你甚至必須回到其歷史脈絡中, 才能找到他的意義... 這次美國行, 一共走了5處博物館與公共圖書館, 分別是: 國會圖書館, 紐約公共圖書館, 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  大都會博物館以及當代藝術博物館 (MoMA), 為了避免流水帳, 文章將以主題方式呈現, 分別為: 公共空間與功能空間, 瑣碎的藝術, 策展人的條件. (紐約公共圖書館外觀, 同時也是一個古蹟建築) (A) 公共空間與功能空間 建築空間一定是為了特定目的下所設想的, 然而, 圖書館或是博物館卻像是有機體一般, 會隨著時間改變, 於是, 困難就出現了, 要如何在這些老舊的軀幹中, 放入新興的靈魂呢? 對於美國而言, 或許是因為她是一個 200 年的年輕國家, 有著很開放的看法, 所以, 你可以在博物館與圖書館內辦桌, 把原本的側翼空地改成影音館, 把大廳淨空放上聖誕樹, 準備好特展廳, 而把真正的功能 (像是圖書查詢) 移到新建的館舍, 這樣的想法, 對於出生於台灣的自己來說, 有些難以接受, 總覺得圖書館和博物館該是肅靜與神聖的場合, 然而, 或許也只有在走下聖壇後, 才可以和民眾有更近距離的接觸. (大都會博物館中的美國館, 藉由情境重現, 表現當代工藝) (B) 瑣碎的藝術 對於一家重量級的博物館而言, 通常的煩惱不是展品太少而是太多, 要如何取捨? 如何組織展品形成故事, 是策展人的一大考驗, 對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而言, 美國館就是一個很困難表現的目標, 不像是自然歷史博物館可以直接借鏡分類學與演化史, 也不像是畫作收藏, 可以用流派與藝術家社群連結來策展, 這裡有很大一部分的收藏是家具, 或者說, 當代工藝品, 風格相似, 數量龐大, 而難有強烈的創作者色彩, 因此, 大都會博物館決定以編年方式呈現, 並為了每個年代準備一個典型的房間風格, 讓觀眾可以想像, 在這樣...

紐約紀行 (3): Musical~ 音樂劇, 跨界, 與寒風中的TKTS

圖片
在紐約, broadway 代表兩件事, 一方面是一條穿越曼哈頓市區的道路, 另外一方面, 就是音樂劇. (夜晚的TKTS, 就在時代廣場觀景台下) 在台灣的我們, 由於當年韋伯所帶來的"貓"和"歌劇魅影"熱潮, 讓我們對於音樂劇這個詞並不陌生, 根據 wiki 上的簡短定義: "音樂劇(英語:Musical theater,簡稱Musicals),早期譯稱為歌舞劇,是音樂、歌曲、舞蹈、戲劇、雜耍、特技和綜藝結合的一種音樂表演。" 音樂劇是一種跨界結合的產物, 同時結合多種藝術表演風貌, 也因此, 不同音樂劇提供了全然不同的風貌. 在紐約行中, 我最想看的其實是 "RENT (吉屋出租)", 不過, 不幸的是, 並沒有上演, 取而代之的是, 我看了"歌劇魅影", "屋頂上的提琴手", "芝加哥", "In Transit", 這四部, 風格, 結合元素都不相同的音樂劇. (歌劇魅影的舞台, 白色布幕下就是那一盞吊燈) (A)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http://www.broadway.com/shows/the-phantom-of-the-opera/ 在紐約, 看的第一部音樂劇是歌劇魅影, 劇情, 音樂, 甚至是吊燈掉落的橋段, 都由於這齣音樂劇的大名遠播, 而事前熟知. 以音樂劇而言, 歌劇魅影結合的就是芭蕾舞和歌劇, 舞台上的演員, 至少在我這個外行人眼中, 都有傑出的芭蕾舞演出基礎, 在演員編制上, 每個角色也清楚地扮演著, 丑角 (劇院經理, 男女高音), 主角群 (魅影, 克莉絲汀, 勞爾), 以及用以串接劇情的配角 (梅格, 吉瑞夫人) 個人也有自己的主題音樂, 算是傳統熟知的音樂劇演出. 拜科技所賜, 魅影的 "I am here" 的呼聲真的是環劇院出現, 相較於全本的小說, 音樂劇的劇情取捨上相當有巧思, 如果作為音樂劇新手, 只看一齣音樂劇的話, 十分推薦歌劇魅影作為入門之作. (Fiddler的舞台, 一個俄羅斯的小鎮, 可以跟前面的工作人員買...

紐約紀行 (2): 3C in NYC~ 台灣品牌在紐約?

圖片
接下來, 讓我們談談紐約的 3C 產品吧! 這一篇, 與其說是遊記, 不如說是感想, 所以圖片極少, 請讀者見諒. (bestbuy 的傳單, 筆電品牌被 hp 和 Dell 主導) 在紐約, 主要的筆記型電腦品牌包括蘋果, Dell和hp. 智慧型手機最大宗是蘋果, 其他則有三星和LG. 如你所見, 台灣的品牌在這裡缺乏一席之地. 為了尋找原因, 我們走進了 bestbuy, 在這個全美連鎖的販賣店中, 聯想, Dell 和 hp 都有自己的展示櫃. Asus 和 Acer 在同一區, 售價和台灣差別不大. 至於手機, 我只看到 LG 和三星, 三星的廣告大到時代廣場有專屬廣告牆, 同時還有其他廣告牆24小時放送著. 可以想像的, 身為美國人, 當然不會買這些台灣品牌, 並不是他們不夠好, 而就像是你在台灣不會買 Dell 一樣, 一方面, 不那麼熟悉, 另一方面, 保固和維修的便利性, 也是考量重點. 然而, 這就像是惡性循環, 當售出的數量減少時, 平均建立維修據點的價格就上升, 這些固定成本造成利潤下滑甚至虧損, 迎來的是更困難的經營環境. 對此, Acer 和 Asus 採取不同的策略, Asus 採取和通路合作的模式, 想辦法在第一時間給予新平台的解決方案, 藉此換取在通路的曝光機會. 而 Acer 則把目光轉向 Chromebook, 在 Google 豐厚的補貼下, 取得曝光所需要的資源以及利潤. Htc 在另一方面, 幫 Google 代工 pixel 也是相同的模式. 也是借用 Google 豐厚的資源推廣自家生產的產品, 取得利潤, 不過代價是讓自己再度成為代工商... (順帶一提, 我在紐約唯一看到 Htc 廣告的地方是大都會博物館的無線網路登入廣告, 這或許說明另一件事, 也就是在支援極有限下, 只有利用新媒介, 對特定用戶投放廣告, 才是這些小資本品牌商的生存之道.) (三星在 bestbuy 的店內店, 圖片來自網路) 綜合來說, 台灣品牌的困境來自於行銷資源的缺乏, 這一部分跟先天體質相關, 在上述三家品牌商中, 只有 Asus 是多角經營的品牌, 然而其規模, 比起包山包海的三星, LG 和 Sony, 仍遠遠不及...

紐約紀行 (1): 生活和總論

圖片
因為參加 GlobeCom 2016 的緣故, 初次踏上美國的土地, 當飛機降落時, 夜晚的紐約一片燈火通明, 真有一種海上鋼琴師中, 看到自由女神像, 想要大喊: AMERICA 的衝動. (遠眺自由女神像) 很快的, 9天一晃而過, 去了四趟博物館, 看了四場百老匯, 搭了20多趟地鐵, 走了超過15萬步, 想說記錄下甚麼吧? 遊記多如過江之鯽, 不缺此一篇, 何況個人不喜歡拍照. 於是, 就簡短記錄下一些觀察和感想, 並按主題分成三部分: (2) 3C in NYC: 台灣品牌在紐約? (3) Musical: 音樂劇, 跨界, 與寒風中的 TKTS (4) Museum: 知識的組織 剩下的生活雜感, 就在這一篇中紀錄吧! (A) 地鐵 (紐約地鐵, 有如哈利波特的地精坑道) 在紐約, 最重要的卡片, 應該是地鐵票... 在 In Transit 中, 有一個橋段就是說 metro card 是某人破產後的最後一張卡(笑 紐約地鐵與其說是捷運, 不如說是電聯車, 由駕駛控制, 缺乏良好的中控系統, 每天都在莫名的延遲, 垃圾散落在鐵軌, 月台髒亂, 甚至有飲料倒在車廂內, 但是, 這是全世界最大的通勤系統, 也是紐約客賴以為生的交通工具, 我每天平均要在地鐵中待上兩小時... 紐約地鐵以磁卡作為票券, 計次為2.75美元 (85元), 有七日票, 作為觀光客, 請一定要買, 否則旅費將成為一大支出, 地鐵中的網路極差, 號稱有免費WiFi, 但是多數時間連不上, 每日的地鐵報會是你的好幫手 (我因此坐過站兩次...) 在地鐵上, 旅客通常活動包括: 看書, 滑手機遊戲, 聽音樂, 聊天, 我想網路不便的好處, 就是維持部份的讀書風氣, 紐約地鐵也是目前看到最多次kindle的地方, 因為真的需要吧(笑 (B) 食物 (brgr的素漢堡, 裡面加入了酪梨, 非常健康!) 在紐約, 按台灣物價, 兩倍算是便宜, 三倍算是合理, 一倍或是更低的物品, 就我所知, 包括: 日清泡麵, 蛋, 牛奶, 果汁, 因此, 這些東西就是我的早餐和晚餐, 作為生長在華人圈的人們, 請不要輕易嘗試這裡的中式食物, 我嘗試過三次, 包括一曾是米其林一星的餐廳, 每一次都很失...